勇敢出海
最近几年,中国挖掘机出口量大增。
2012 年,年出口量只有 1.49 万台;2022 年,年出口量达到了 10.95 万台。
十年间,增长了近十倍。
中国历年挖掘机出口量
数据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制图:中商情报网
中国挖掘机,是如何成功出海的?
一是技术突破,问鼎一流。
30 年前,挖掘机基本上都是国外的产品作为主导。
中国不仅拿不出可以媲美的产品,甚至在关键部件、关键技术上被卡脖子。
就拿液压元件来说,这是挖掘机械的核心零部件。
此前,液压元件一度被德国、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垄断。
中国只能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后果是,中国想制造多少台挖掘机,自己说了不算,而是由国外零部件企业控制。
从 2011 年开始,中国企业实现了液压元件的国产化,并能开发出全球种类最全的挖掘机液压元件,支撑中国挖掘机轰鸣向前。
中国挖掘机除了实现国产化,更重要的是在技术创新上走在世界前列。
比如徐工研发生产的 700 吨液压挖掘机,重 700 吨,长 23.5 米,高 9.44 米,宽 9.09 米,一铲斗能挖起 60 吨的物料。
700 吨液压挖掘机
这台庞然大物,首次实现了我国在超大型液压挖掘机领域关键技术的集中突破,因此被誉为"神州第一挖"。
这也让中国成为继美德日之后第四个能够生产制造 700 吨级以上液压挖掘机的国家。
目前,这款"神州第一挖"已经出口到了世界多个国家。
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让中国挖掘机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出口海外。
二是规模第一,型号齐全。
近两年,我国挖掘机年产量都在 30 万台以上,位居世界第一。
规模足够大,满足国内需求后,才谈得上出口。
经过多年的创新研发和技术沉淀,中国挖掘机不仅技术成熟稳定,而且产品型号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从微型、小型、中型、大型到超大型,应有尽有,可以满足海外客户的各种需求。
微型挖掘机
比如,欧美国家的很多家庭,在打理花园和农场时经常需要用到操作方便、小巧灵活的微型挖掘机。
紧盯这一需求,中国山东某挖掘机企业生产的机重 3.5 吨以下微型挖掘机,迅速打开销路,2023 年一季度出口量同比增长超过 70%。
三是质量好,性价比有优势。
规模化生产,能够压低成本,让中国制造具备性价比优势。
根据东吴证券发布的数据来看,三一重工的小挖价格在 25 万左右,卡特和小松的价格在 30 万左右,三一的中挖价格在 65 万左右,而卡特和小松的价格都在 75 万 -80 万。
50 吨以上的大挖售价,中外差距能达到 80 万以上。
特别是在非洲、拉美等市场,质量好、性价比高的中国挖掘机,更具竞争力。
四是全球布局,周到服务。
质量再好的挖掘机,也需要定期运维服务。
本地服务是否周到,成为中国挖掘机出海的关键。
比如,三一重工海外布局完善,在全球拥有近 200 家销售分公司、2000 多个服务中心,美、欧、印等海外事业部本地化率超过 90%。
又比如,2023 年,中联重科在沙特陆续交付了 40 余台大吨位挖掘机。
中联重科在沙特交付的挖掘机
中联重科的挖掘机之所以能够深受客户肯定,除了早已在沙特重大项目中得到验证外,还离不开中联重科强大的本地服务。
目前,中联重科已在沙特形成了" 1+3+4 "的网点布局,形成了对沙特主要市场的全覆盖。
中国挖掘机畅销海外,绝非偶然。
挖掘机行业是一个强周期行业,受地产、基建影响较大。
当前的国内市场,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
挖掘机周期
特别是国产挖掘机的市场占有率维持在 60% 以上,基本上到顶了。
所以,现在的中国挖掘机企业,都在全力拓展海外业务。
从市场规模上看,海外挖掘机市场规模是中国是常规的 3 倍。
全球挖掘机市场规模
近年来,欧美及东南亚地区不断加大基建投资和矿产开发力度,也给中国挖掘机带来了市场机遇。
但要看到,中国挖掘机出海,是客场作战,将面临卡特彼勒、小松等国际巨头的直接竞争。
想在海外站住脚,除了做好产品和服务,还要掌握核心专利和标准制定。
中国挖掘机,勇敢出海吧。
配资炒股公司,免费配资网站,散户如何给股票加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